国酒当惊世


用30年的时间,中国葡萄酒走过别的新兴葡萄酒产国用300年走过的路。从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惊人速度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I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wine gain a great success which attrite the world’s attention. Today when we taste a bottle of Chinese wine, what can we learn?
 

 
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很快,反映在业内业外对中国葡萄酒的认知却未能同步。我现在还记得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无法出国考察而转投国内产区“聊以解馋”的心情,是如何转向到今天认为每年甚至每半年都得留出时间走一走宁夏、新疆、山东、云南等地方,否则就跟不上信息储备了。事实上,中国各产区的葡萄酒产业在千禧年后,特别是最近的二三年里,“格局”似乎一下子打开,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有组织地以产区名义推广的活动越来越多,引领消费者认识一方风土,认识一方酒。
 
 
花开还需墙内香
 
在多年中国葡萄酒发展的报道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身边愿意尝试中国葡萄酒的朋友越来越多。也许是最初怀着“猎奇”的心态想要尝一尝,但这些来自宁夏、新疆、烟台、云南等地的葡萄酒最终都能让他们的目标清单里又多出一个选项。来自家乡的葡萄酒总能让我们内心深处迸发出特别的情感,选择尝试中国葡萄酒往往只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而把消费者留住,靠的就是品质了。
 

 
关于品质的话题,我想用不着再细说。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摘下数量众多的大奖,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早已经见怪不怪,也算不上是新闻了。中国葡萄酒有能力得到国际饮家的关注,甚至不少国际酒业巨头也把开辟中国葡萄酒品类作为营销策略之一,但在大众层面上,中国葡萄酒还是显得缺乏热度。
 
如何让消费者认识并愿意尝试中国葡萄酒?我们已经打好了“品质”的基础,下一步可能就是从文化入手,引导葡萄酒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我们并不缺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葡萄酒也不应该一直使用西方的语言环境来营销推广。葡萄酒不仅是“优雅的”“贵族的”,更应该是“豪放的”“大众化的”。
 
中国葡萄酒墙内花开墙外香,问题出在了缺乏用中国消费者的语言去讲述葡萄酒故事的意识。许多酒庄开始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融入自家产品中,也尽量去使用中国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讲述中国葡萄酒的样子。这是很让人振奋的现象,但我们依然要正视中国葡萄酒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从数据上看,中国葡萄酒的产量依然在逐年下跌,单价也并没有拉开与进口葡萄酒相对的优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为26.8万千升,为自2013年开始的第9年连降。而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销售收入为8686.73亿元,可葡萄酒产业不足百亿元,仅占总体规模的1%。中国葡萄酒产量的逐年下跌,有过往盲目扩张到现在往“小而精”发展的意识转变,但产量和销量的下滑更多是进口葡萄酒、洋酒、白酒三方冲击的结果。
 
尽管在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今天,有不少酒商转投了白酒或洋酒,但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房玉林称,葡萄酒产业在我国是一个被低估了价值的产业。葡萄酒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高的产业。酿酒葡萄种植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很好地利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改良荒漠化的贫瘠土地。所以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同时这一新兴产业的崛起,带动了当地葡萄酒原辅料、机械设备、制瓶业、印刷业、运输业及旅游业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及民众收入增加。
 
在热爱葡萄酒的人眼中,葡萄酒是一种代表着美好生活的饮料。当我们更深入去理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葡萄酒带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更为动人的故事。
 
 
是谁在消费中国葡萄酒
 
中国消费者愿意尝试中国葡萄酒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留意到不久前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等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该榜单的“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组别里,烟台葡萄酒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均进入前十,其中,烟台葡萄酒更是位列第三,这说明了消费者对中国葡萄酒的关注度并不低。
 

 
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酒庄及酒商能前所未有地接近真正饮用葡萄酒的人群,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每年“6·18”“双十一”等购物节后公布的酒类销售数据,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反映市场喜好的风向标。而自2020年火热起来的直播销售模式,也逐渐成为了生产商及经销商销售的重要渠道。在这一期专题里,我们将从京东等平台,结合从业人员的实际感受,去了解当下消费者所关注的中国葡萄酒是什么样子的。
 
 
属于中国葡萄酒的风格
 
随着国潮的兴起,中国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和接受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国货可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且消费者对产品的特色、地域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水土育一方风物,拥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在消费者眼中被赋予了优质、有特色的光环。君不见近年来每每有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因特色农产品而大火,像被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带火的临潼火晶柿子,被《舌尖上的中国》带火的黄山毛豆腐。而葡萄酒,本身就是特别能反映一地之风土的产品,消费者对一个地方的兴趣,就浓缩在酒瓶当中。
 

 
中国幅员辽阔,为酿造葡萄酒提供了探寻多样风格的可能性。中国葡萄酒在发展的进程中经历过许多摸索尝试,从模仿国外成功产区的样子,到提炼本土的风土特质,并归纳出自身风格的转变,这一过程仅不过10年时间。
 
走访中国的产区每每让人惊讶发展之快,而对比各产区的葡萄酒后我们也开始感受到不同产区风格上的差异。在6月份到宁夏的行程,我走访了如美贺、嘉地、凯仕丽等酒庄,也从一些行业机构去了解宁夏葡萄酒风格的转变。当然并非所有的酒庄都在趋向同样的风格,但从酒庄的酿酒师口中也常能听到相同的关键词,某些成为一个地方的酿酒师们心中追求的形容词,很可能将成为这一产区未来的样子。而更早发展起来的产区,其实早已在做这样的提炼,像蓬莱海岸葡萄酒在2021年便提出了能概括产区风格特征的16个字:“清新雅致、平衡爽净、细腻柔顺、馥郁悠长。”
 
回到最开始所说的,我们真的得每年留出时间,走一走这些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葡萄酒产区。不用担心行程麻烦,因为各产区与葡萄酒相关的文旅产业也正在建设中。中国葡萄酒产业在3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其他新兴葡萄酒产国300年间走过的路,并在形成自身强烈的个性。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葡萄酒》杂志。
品味生活有品位
Taste Wine Taste Life
官方网站:www.winemagz.com
官方微博:weibo.com/winemag
订阅热线:020-3759 4395
邮发订阅:邮发代号 46-18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葡萄酒杂志